1. 歐洲“禁燃”落定 合成燃料“獲特批”

                            發布時間:2023-04-07 來源:中國汽車報

                            當地時間3月28日,在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提案:自2035年起,歐盟原則上禁止銷售非零排放汽車。具體而言,與2021年相比,從2030年到2034年,歐盟新車(乘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5%,新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0%;從2035年起,乘用車和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100%,即實現零排放。據悉,歐盟理事會通過該提案是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法規將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20天后生效。至此,歐盟“禁燃令”終于塵埃落定。歐盟理事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法規將為歐洲汽車行業向零排放轉型提供動力,同時確保該行業持續創新?!?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政府的強烈建議下,最終版本的“禁燃令”對此前的草案做出修訂,歐盟最開始提出的決議是,“到2035年歐盟境內將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而德國、意大利等國“力捧”的使用合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在實現碳中和的前提下可以繼續銷售。業內專家指出,對合成燃料“開后門”,回應了內燃機產業的呼聲,但歐盟致力于讓汽車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根本原則并未改變。
                              德國帶頭“背刺” “禁燃”一波三折
                              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14日,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贊成、279票反對和21票棄權,通過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禁燃”決議。按照該決議,歐洲將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乘用車和小貨車,但并不包含大型商用車。
                              據悉,“禁燃”決議本應在3月7日進行投票,以完成立法程序。豈料,德國在最后一刻跳出來反對,并聯合意大利、波蘭等國向歐盟委員會施壓,要求其加上豁免合成燃料汽車的條款,否則將不會同意通過“禁燃令”。目前,德國汽車行業直接雇用約80萬名員工,加上電氣工程和金屬生產等上下游供應商,雇員總數可達93.6萬人。一直以來,德國汽車業都主張“技術中立”,反對“一刀切”,以期為該國汽車業創造一個相對平穩的轉型過渡期。同時,意大利、葡萄牙等國還呼吁延遲5年實行“禁燃令”。
                              經過多輪反復拉扯,德國聯邦交通部長維辛3月2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德國政府已與歐盟委員會就“禁燃令”相關糾紛達成共識?!暗缆芬褵o障礙——歐洲將保持技術中立?!彼f,如果內燃機汽車只使用碳中和燃料,那么也可以在2035年以后繼續銷售。但這一做法遭到了一些歐盟成員國的反對,他們認為修改后的提案有失公允。
                              歐洲知名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也對妥協后達成的提案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該組織交通領域專家本杰明·斯蒂芬認為,這是歐洲氣候保護領域的一次挫折?!斑@種糟糕的妥協破壞了交通領域的氣候保護進程,從長遠來看也損害了歐洲的利益?!痹谒磥?,歐洲汽車業需要迫切加快向電動化轉型,而這一法規將會對車企的轉型進程造成干擾。還有批評者認為,合成燃料的生產成本很高,且屬于能源密集型。在內燃機汽車中使用合成燃料,所需的可再生電力大約是純電動汽車的5倍。
                              豁免合成燃料 前提是零排放
                              合成燃料,也被稱為電子燃料,是一種液體燃料,類似于汽油或柴油等常見的碳氫化合物。與傳統燃料不同的是,合成燃料并非來自化石能源,而是人工制造,在技術上使用電解水生成的氫氣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催化反應進而合成液體碳氫鏈燃料。由于合成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本質上是生產過程中捕獲的大氣中現有的二氧化碳,因此理論上滿足全生命周期內碳中和的要求。從這一角度而言,歐盟對合成燃料“網開一面”也算有理有據。雖然是對德國等國方案的妥協,但未來合成燃料或將成為新的風口。
                              與汽油和柴油一樣,合成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點,能夠滿足長途運輸的能源需求。在歐洲,德國可以說是推動合成燃料發展最積極的國家之一。維辛此前曾表示:“汽車業減排不能只依賴純電動或氫燃料,我們需要在技術上保持中立。尤其是考慮到目前新能源汽車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內燃機汽車,所以應該在碳中和的問題上考慮更多可能性?!蹦壳?,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大眾、蘭博基尼等品牌都在研發合成燃料,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也是合成燃料的擁躉。
                              據悉,關于此次通過的“禁燃令”,歐盟委員會同意創建一個新的汽車類別,專門針對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車。關于使用合成燃料汽車的具體細有望在今年秋季出臺,其中將包含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車需要具備防止其使用汽油或柴油的技術;一旦車輛使用化石燃料,該技術將阻止其繼續行駛。
                              利好跑車品牌 無礙電動大勢
                              雖然合成燃料得到豁免,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內燃機汽車“續命”,但對于歐洲汽車業向電動化轉型不會造成什么影響。除了一些小批量跑車品牌之外,歐洲車企的電動化規劃并不會因此而動搖。實際上,很多歐洲汽車品牌都提出,到2030年全系車型實現碳中和,或轉型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
                              近日,大眾集團表示,豁免合成燃料對于保時捷911跑車等小批量車型是利好。該集團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我們將合成燃料視為現有內燃機汽車的有益補充,并可用于特殊場景。來自可再生能源的合成燃料將為可持續交通做出自己的貢獻,并為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贝送?,大眾集團還重申了其雄心勃勃的電動化目標,即到2030年集團旗下純電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50%。其中,在歐洲實現80%的純電動汽車銷售占比,在美國和中國為50%。
                              在大眾集團內部,保時捷一直是推動合成燃料研發的主導者。據悉,保時捷在智利建設了一座合成燃料試點工廠,已于去年12月投產,目前這一項目已經“正式進入工業化量產階段”。在近日舉行的保時捷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兼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博穆稱,合成燃料獲得豁免并不會放緩保時捷的電動化升級步伐,兩者之間并不沖突。同時,奧博穆還承諾,即使合成燃料得到豁免,也不會因此改變保時捷的電動化戰略。保時捷此前曾宣布,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占該品牌的銷量占比將達到80%以上。
                              另外,法拉利首席執行官貝內代托·維尼亞也對歐盟豁免合成燃料汽車表示歡迎,稱這一決定將使該車企“在生產計劃方面擁有更大的自由”。據悉,法拉利將在2025年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不過這家超跑制造商迄今并未公布完整的碳中和時間表以及純電動技術路線圖。法拉利在去年介紹其新業務計劃時曾提到,到2030年,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將占法拉利銷售總量的80%,剩余20%仍將由純內燃機車構成。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被視為阻礙歐洲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大“攔路虎”。就在“禁燃”提案通過的同一時間,歐洲議會和成員國還達成了一項協議,即到2026年,在歐盟主要道路上至少每60公里安裝1個公共充電站;到2031年,至少每200公里安裝1個加氫站。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時間以來,歐盟在推動工業綠色轉型方面接連取得重要突破。3月16日,歐盟發布《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提案,計劃到2030年,將光伏和電池等關鍵綠色工業的本土產能提高到40%,實現5000萬噸二氧化碳捕獲目標,每年10%以上的關鍵原材料開采、至少40%的關鍵原材料加工、15%的關鍵原材料回收都來自歐盟成員國。這兩項提案被視為歐盟為對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綠色產業提供的巨額補貼,防止歐洲投資外流所做的努力。


                            亚洲无码国产_国产在线无码精品麻豆_久久国产福国产秒拍_av动漫无码不卡在线观看网站